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11|回复: 7

树法-将经典中的线质、笔墨品格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

47

主题

234

回帖

704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704
发表于 前天 13:22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欢迎来到,敦煌石窟艺术馆传习课堂,我们秉承艺术院校精神及原则,与时俱进,严谨务实,不仅仅是学员和家长的亲赖,更是传习课堂实力的保证!
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,重视学员形象思维能力的培训及艺术表现力的训练,志在全面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素质,保证学员所学专业知识的系统的整体性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,因材施教寓教于乐,使学员潜力得到全面充分发挥;最终达到提升学员的艺术创造能力、美感和艺术培养。我们的精彩课程等待着你的到来!

主讲人:温重阳,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美术系,专修山水画,研究生。
课程特色:突出美院专业化、体系化教学优势,主推中国画在线美育课程。
课程理念:根植中国传统文化,服务广大绘画爱好者,普及美育,提升艺术修养,树立文化自信。

47

主题

234

回帖

704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704
 楼主| 发表于 昨天 19:20 | 查看全部
第一课时
树法——将经典中的线质、笔墨品格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
一、形态:形状和态势:横、直、斜
二、双勾法,用笔质量和笔与笔之间的关系;
三、笔势:左右呼应(勾勒)、上下呼应、顺时针、逆时针
四、双勾主干“对比与统一”的辩证关系(虚实、曲直)
五、树的主干画法规律
1、连勾带皴法
2、先勾后皴法
3、没骨法
4、曲线s形主干画法
六、树的中干、出枝:前出、后出、平出,注意角度和长短的变化;

第二课时
树木细枝和树叶的画法及规律(掌握笔与笔之间的生发关系以及笔势节奏关系)
一、出细枝规律
二、字交叉法:钝角,锐角、
三、技法的综合运用
四、字形画法
五、树叶画法的关键点、难点
六、点叶法,,笔势节奏的关系;
1、大混点
2、胡椒点
七、夹叶法

第三课时
树的组合规律及传统到现代语言的过渡方法
一、形态与形态的组合关系和内在规律
1、平行关系
2、相向、相分关系
3、重叠、并置关系
4、穿插关系
5、纵横关系
二、创造有意味的形象——意象造型
三、传统语言转换到现代创作中的方法
1、加大传统语言的特征
2、化曲为直
3、拉大主干与中干的量比关系
4、加大枝、叶的量比关系
5、外形的几何化

47

主题

234

回帖

704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704
 楼主| 发表于 昨天 23:28 | 查看全部
在山水画学习过程中,树、石造型的准确只是浅层学习中注意的方面。当我们的技法“止步不前”时,更深入的学习就需要我们突破表象,寻找中国画线造型的内在规律、形与形的关系,从而培养主动造型能力,为山水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通过树法、石法的基础笔墨造型,更深入的体悟树、石本身的线条品格要求,从而训练我们笔墨的“品质”。
另外,中国画的学习讲求传承,临摹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,而在当下信息量爆炸的状态中,我们在选择临本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入手?当我们面对临本时如何把握其中的规律?认识临摹的目的?在临摹学习当中究竟要学到什么(一张有成就感的作品、某个打动人心的精彩点:造型、色彩、笔墨趣味 )?
课程尤其针对山水画提高过程中笔墨表现的品格要求,对其如何落实到笔墨应用上做了详细讲解和示范。让学员能够不拘泥于临本的形似,而是从笔墨结构、笔墨语言中学会分析和理解经典作品的内在规律,达到事半功倍、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。

授课形式
1、讲解法、图片展示法、案例分析法、多媒体演示法、知识点回顾法;
2、提供了完整的视频播放能力,便捷地向会员(学员)提供优质的视频体验,使学员在观看学习中评论互动;
3、直播+语音+图片+抽取点评,针对(学员)作品薄弱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,及时点评讲解;课程结束 永久回放。
报名后,加组课老师进群听课;

47

主题

234

回帖

704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704
 楼主| 发表于 昨天 23:28 | 查看全部
cb

47

主题

234

回帖

704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704
 楼主| 发表于 昨天 23:33 | 查看全部
中国山水画教案
一、教学目标
二、【知识与技能目标】
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,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,初步掌握山石、树木的画法,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。
【过程与方法目标】
通过欣赏、讨论等途径,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,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、表现意境的,通过动手实践,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。
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】
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,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,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。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,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、丰富情感、陶冶高尚的情操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【重点】
学习山水画勾、皴、擦、染、点的表现技法。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。
【难点】
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笔墨和情趣。
三、课前准备
教具:多媒体设备,山水画所需用具。
学具:风景照片、山水画、纸、墨、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。
四、教学过程
环节一:设置情境,导入新课
教师播放《高山流水》引导学生思考: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?呈现了什么画面?从而引出课题。
环节二:作品赏析,直观感知
1.教师展示《万山红遍·层林尽染》,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:看到这幅作品想到什么?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?学生回答,教师总结:《沁园春长沙》,给人以雄壮豪迈壮阔的景观。
2.继续提问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描绘的`?传达了怎样的情感?学生思考回答,教师总结:画面描绘了万千山峰的红色,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。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,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,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,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。此画以墨作底,红为主调,强调“遍”字。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,可谓大胆创新之举,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,传达出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之情。体现了画中有诗、诗中有画。
环节三:比较欣赏,形式分析
1.教师展示《富春山居图》,你能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什么?又能想到什么?学生观察回答。教师总结:《富春山居图》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,有过多细微描绘物象表面。而《万山红遍·层林尽染》这幅作品讲究经营布局,注重笔墨韵味,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。
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赏析《富春山居图》,并提问这幅作品在笔墨上有什么特点?学生思考回答。教师总结:画面以水墨或浅绛作画,淡墨干皴,富于变化。
2.教师继续提问:画家体现了什么意境?
学生回答,教师总结:黄公望在《富春山居图》中运用绘画布局和笔法创新来营造空灵隐遁的意境。
环节四:示范讲解,学生创作
1.教师出示黄山照片与张家界照片,引导学生观察,并提问山石与树木有什么特点?学生观察回答。教师总结: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,山石形态也有所不同。其中黄山的纹理是长线短线结合,张家界的山石方正,纹理是横折线。
2.教师示范山石的步骤。
山石:勾形状-皴结构-擦质感-点苔
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画好山水画要学会画树。
3.教师提出作业要求:尝试联系用中国画工具画一组山石;注意体现体积与质感;而后选择一首古诗,根据诗词描绘一幅中国山水画。学生创作,教师巡视指导。
环节五:实践展评,小结作业
1.师生进行作品的展示与评价,主要从作品的构思、笔墨以及意境等方面进行评价。
2.师生总结课堂主要内容,并布置作业:把山水画装裱起来,挂在墙上,让更多的人来欣赏作品,也请更多的人来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。
五、板书设计
 (略)
六、教学反思
   (略)

47

主题

234

回帖

704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704
 楼主| 发表于 昨天 23:52 | 查看全部
山水画教学知识与技能:
一、导入:
先欣赏屏幕的山水画,由此引入新课,
1、中国画介绍
2、中国画的分类
3、中国画的发展
二、了解山水画
三、欣赏山水画
1、《江山如此多娇》《万山红遍》《富春山居图》《千里江山图》
观赏屏幕上的山水画图片,对画家简单的介绍,体会画家感情。
四、学画山水画
(一)、树的画法步骤:
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画好山水画要学会画树。
(1)树木的结构:
树木的种类繁多,形状也千差万别,但每株树都是由枝、干、根、叶构成,它们的生长规律是:主干粗、枝干细,枝干越分越细。
(2)树干、树枝的画法:
画树的顺序是:先立干,后分枝,最后点叶。
作画步骤:
以一棵树为例,边画边讲解。
画主干。由上起笔向下用中锋画主干(也可先下后上,个人决定)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,用墨宜稍淡,画成之后,用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,树的精神就出来了。
画枝干
画枝干,一要注意穿插关系,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,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。落笔时,从主枝上生出小枝,小枝上又生出小枝,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“齐而不齐,乱而不乱”的效果。二要掌握疏密关系,有收有放,才有风致。
用墨要前枝浓,后枝淡,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。
(3)画树叶
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,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。即:点染法和双沟法。点叶。
点叶从树端点起,注意疏密、浓淡及树冠的造型。画完后,还可在后面添加丛树和远树。

47

主题

234

回帖

704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704
 楼主| 发表于 13 小时前 | 查看全部
树的画法步骤:

47

主题

234

回帖

704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704
 楼主| 发表于 13 小时前 | 查看全部
树的画法步骤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敦煌石窟艺术馆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 Powered by Discuz! W1.5 Licensed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