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石窟艺术馆
网站首页| 登录 | 注册
首页> 研学季 >敦煌 >敦煌石窟艺术馆 >墨拓千秋,品味经典;敦煌画像石拓印研学课件
✍ 发布新帖
查看:32 | 回复:6 墨拓千秋,品味经典;敦煌画像石拓印研学课件
研学之旅
9
主题
61
帖子
0
积分

注册 2025-2-22
发表于:2025/2/22 12:44:09

墨拓千秋,品味经典;敦煌画像石拓印研学课件
一、指导思想
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,它是使用宣纸和墨汁,将碑文、石刻、甲骨、青铜器等文字和图案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,是记录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,也是极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研学之旅
9
主题
61
帖子
0
积分

注册 2025-2-22
发表于:2025/2/22 12:45:19

墨拓千秋,品味经典;敦煌画像石拓印研学课件
一、指导思想
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,它是使用宣纸和墨汁,将碑文、石刻、甲骨、青铜器等文字和图案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,是记录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,也是极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二、实施内容
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时代的飞速进步,很多传统技艺已经慢慢离开了人们的视野,而墨拓研学活动正是让大家重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认知,培养孩子们胆大心细,不急不躁的性格以及专注、协调能力。研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敦煌画像砖、汉简文化的了解,也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增强了民族自豪感。
将传统碑刻拓印技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的融合,以瓦当和汉唐书法为切入点,借助实际的瓦当模型实践探究瓦当拓印技术,并以瓦当作为客体元素进行提炼,转换,组织,语言转化为设计元素,将敦煌画像砖、壁画艺术、汉简书法形式完美的艺术作品。 

三、实施步骤与措施
【活动地点】敦煌石窟艺术馆(鸿雁研学基地);
【研学对象】7-16周岁,身体健康的中、小学生为主;
【招生限额】
【研学费用】00/人;
【费用说明】费用包括:培训费、项目费等;
【活动时间】2025

更多精彩,尽在未来!谢谢大家!
 

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继续操作!
研学之旅
9
主题
61
帖子
0
积分

注册 2025-2-22
发表于:2025/2/22 12:45:29

 教程


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继续操作!
研学之旅
9
主题
61
帖子
0
积分

注册 2025-2-22
发表于:2025/2/22 12:46:36

墨拓是什么?

墨拓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,主要通过宣纸和墨汁将碑文、石刻、甲骨、青铜器等文物上的文字和图案拷贝留存。其核心价值在于记录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,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根据文档内容,墨拓技术的实施意义包括:

文化传承:通过敦煌画像石、汉简书法等元素的拓印实践,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民族自豪感。

能力培养:锻炼学生胆大心细、专注协调的性格,同时融合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设计(如瓦当模型、壁画艺术),激发创造力。

实践形式:研学活动以敦煌石窟艺术馆为基地,面向7-16岁学生,通过动手操作(如拓印、提炼设计元素)实现技艺的活态传承。

综上,墨拓不仅是技艺的复制过程,更是连接历史与当下、促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。

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继续操作!
研学之旅
9
主题
61
帖子
0
积分

注册 2025-2-22
发表于:2025/2/22 18:22:01


敦煌石窟艺术馆 研学之旅,是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。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实践操作,让参与者深入了解敦煌画像石拓印这一古老技艺,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。活动由研学之旅网发起,旨在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,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。

指导思想

拓片是一种古老的技艺,通过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、石刻、甲骨、青铜器等文字和图案复制下来,是记录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。此次活动希望通过研学的方式,使参与者重新认识和学习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,培养他们细致入微、耐心专注的性格和能力。

活动目标

认知传统技艺:通过研学活动,让参与者了解并体验墨拓技艺。

性格培养:培养孩子们胆大心细、不急不躁的性格以及专注、协调能力。

文化体验:加深对敦煌画像砖、汉简文化的了解,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民族自豪感:增强参与者的民族自豪感。

活动特色

传统与现代结合:将传统碑刻拓印技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,以瓦当和汉唐书法为切入点,进行实际操作和艺术创作。

实践探究:通过瓦当模型实践探究瓦当拓印技术,并将其转化为设计元素,创作出完美的艺术作品。

结语

敦煌石窟艺术馆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活动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通过这次活动,参与者不仅能学到传统的拓片技艺,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从而更加珍惜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。


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继续操作!
研学之旅
9
主题
61
帖子
0
积分

注册 2025-2-22
发表于:2025/2/25 11:39:06

墨拓千秋,品味经典;敦煌画像石拓印研学课件
一、指导思想
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,它是使用宣纸和墨汁,将碑文、石刻、甲骨、青铜器等文字和图案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,是记录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,也是极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二、实施内容
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时代的飞速进步,很多传统技艺已经慢慢离开了人们的视野,而墨拓研学活动正是让大家重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认知,培养孩子们胆大心细,不急不躁的性格以及专注、协调能力。研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敦煌画像砖、汉简文化的了解,也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增强了民族自豪感。
将传统碑刻拓印技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的融合,以瓦当和汉唐书法为切入点,借助实际的瓦当模型实践探究瓦当拓印技术,并以瓦当作为客体元素进行提炼,转换,组织,语言转化为设计元素,将敦煌画像砖、壁画艺术、汉简书法形式完美的艺术作品。 

敦煌石窟艺术馆研学之旅还拥有自己的社交平台,网址为 http://bbs.dhgrotto.cn/,参与者可以通过该平台交流心得、分享经验。

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继续操作!
研学之旅
9
主题
61
帖子
0
积分

注册 2025-2-22
发表于:2025/2/25 11:42:55

深度分析与解读:敦煌画像石拓印研学课件

一、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

非遗传承的实践载体

该研学以墨拓技艺为核心,将敦煌画像石、汉简书法、瓦当艺术等元素融合,旨在通过动手实践唤醒青少年对传统技艺的认知。拓片作为记录历史的活化石,其技艺传承本身即是对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。敦煌石窟艺术馆的选址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场域的沉浸感,使学生在真实历史场景中感受艺术与技术的交融。

跨学科教育的创新尝试

课程设计突破了传统学科边界,将历史、艺术、设计、手工实践相结合。例如,通过瓦当模型拓印提炼设计元素,引导学生完成历史复现元素解构艺术转化的完整链条,培养创造性思维。这种做中学模式符合STEAM教育理念,尤其适合7-16岁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。

二、课程设计亮点与潜在挑战

亮点分析

情境化学习:依托敦煌石窟的实体资源,学生可在真实文化遗址中理解拓片技艺的应用场景,增强体验的真实性。

性格与能力培养:强调胆大心细”“专注协调,将技艺学习与心理素质训练结合,契合青少年成长需求。

零成本参与:免费模式降低门槛,有利于扩大文化教育的覆盖面,尤其惠及资源匮乏地区学生。

潜在挑战与优化建议

教学资源保障:免费模式需依赖外部资金或机构支持,需明确资金来源(如政府非遗保护基金、文化公益项目),并确保教具(宣纸、墨汁、瓦当模型)的充足供应。

安全与适龄性:7-16岁学生年龄跨度大,需分层设计活动难度。低龄儿童可侧重基础拓印操作,中学生则可加入汉简书法临摹、壁画元素再创作等进阶内容。

效果评估机制:建议增设成果展示(如拓片作品展)、学生反馈问卷及长期跟踪(如参与后对非遗关注度的变化),以量化课程影响力。

三、文化传播与社会影响

地域文化IP的活化利用

敦煌作为世界级文化符号,其画像石、壁画等元素通过拓印研学转化为可触摸、可参与的轻量化体验,有助于打破文化遗产的静态展示局限。未来可联动数字技术(如AR还原石窟原貌),打造传统技艺+科技的双重吸引力。

社区与家庭参与延伸

亲子DIY”模块未在课件中展开,但隐含拓展空间。例如,设计家庭协作任务(如共同完成拓片装裱),或将学生作品转化为文创产品(如拓片书签、笔记本),增强社会传播效应。

四、总结与建议

该研学课件具备较强的文化教育价值,但在实施中需关注以下优化方向:

细化课程结构:补充分年龄段的教学目标、课时安排及风险评估(如工具使用安全指南)。

强化师资培训:确保指导者兼具拓印技艺与教育心理学知识,避免重技术、轻引导

构建可持续生态:与学校、非遗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研学基地,推动课程常态化,避免一次性活动局限。

通过系统性设计,此类研学活动有望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范本,为青少年文化认同与创造力培育提供有效路径。

 

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继续操作!
共有6条记录,分1页,当前页1,每页显示30条记录 «[1]»

高级模式
敦煌石窟艺术馆-社交平台 (http://bbs.dhgrotto.cn/
陇ICP备16002891号-1